10首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,感受古人秋日情怀

白露节气与诗词的不解之缘
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,每当读到杜甫这句诗,就知道白露节气到了。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9月7日或8日来临。这个时候天气开始转凉,夜晚水汽凝结成露珠,早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露水格外秀丽。古人为何如此钟情于用诗词歌咏白露?由于这个节气实在太富有诗意了!它不仅标志着季节的转换,更寄托了大众无数情感和思绪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质量10首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,感受古人笔下的秋日情怀。

诗经中的白露经典意象

要说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,怎能不提《诗经·蒹葭》?”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这开篇八字,已经成为描绘秋晨的经典意象。诗中那位”在水一方”的伊人,可以是爱人、友人,也可以是人生理想。而”白露为霜”的描写,不仅点明了季节,更暗示了追求道路的艰难。这首诗创新的朦胧意境和象征意义,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。每每读到这首诗,你是否也会想起自己生活中那个”可望而不可即”的美好?

杜甫笔下的白露与乡愁

诗圣杜甫在白露时节留下了不少佳作。”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这句诗出自他的《月夜忆舍弟》,写于安史之乱期间。战乱中的杜甫思念弟弟,望着白露和明月,不禁感叹还是故乡的月亮最明亮。这首诗将个人遭遇与时代动荡紧密结合,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。而在另一首《白露’里面,杜甫则写道”白露团甘子,清晨散马蹄”,形象地描绘了露水凝结于柑橘上的景象,一个”团”字用得极妙,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圆润饱满的模样。杜甫一生坎坷,却依然能从天然中发现美,这种灵魂不值得我们进修吗?

唐代诗人的白露情怀

唐代诗大众似乎对白露节气情有独钟。白居易小编认为‘南湖晚秋’里面写道:”八月白露降,湖中水方老”,借衰荷倾倒的景象抒发自己被贬异乡的孤寂心情。李白则小编认为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’里面留下了”白露垂珠滴秋月”的神来之笔,将露珠比喻成滴落秋月的珍珠,想象奇妙,意境优美。元稹的《咏廿四气诗·白露八月节》则生动记录了节气物候,”露霑蔬草白”直接点题,”叶下和秋吹,惊看两鬢毛”更是将天然景象与人生感慨巧妙结合。这些诗句是不是让你感受到了千年前的那个秋天?

白露诗词中的生活聪明

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不仅美,还蕴含深刻的生活聪明。王建小编认为‘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’里面写道:”冷露无声湿桂花”,细腻表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寒凉。杜牧的《秋夕》虽未直接点明白露,但”天阶夜色凉如水”生动表现了秋夜凉意。雍陶《秋露’里面的”满园生永夜,渐欲与霜同”,写露水在漫漫长夜中渐渐变成霜的经过,一个”生”字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感。许浑《早秋’里面的”残萤栖玉露”则描写了萤火虫栖息在沾满露水的草丛中的景象。这些诗句告诉我们:生活中处处有诗意,关键在于是否用心感受。

让白露诗词为生活添诗意

十首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,宛如十颗晶莹剔透的玉露,在这个秋老虎尚有余威的初秋,让我们感受到了些许的秋凉。露珠、秋月、凉风、桂花、残萤、衰荷、大雁、蒹葭这些秋天的意象在诗人的笔下,或为思乡怀人之情,或为人生境遇的思索,亦或为时刻流逝的感慨。天凉好个秋,白露已至,夜凉如水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,读读这些诗词,感受古人的秋日情怀,也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份诗意。不知道这些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中,你最喜欢哪一首呢?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