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平最繁华的街道排名 北平最繁华的街道? 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
当年北平虎坊桥路口是南城重要节点。
纪晓岚故居在路口东北。路口西南则是湖广会馆。从外表看,湖广会馆古色古香,但明显重修过。
它最初为官员府邸,1807年捐为会馆,成为湖北、湖南两省人士在京交往的根据地。1830年重修并增建戏楼。1912年,孙中山先生曾5次莅临会馆。当年8月,在此主持成立国民党,会馆见证了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立。谭鑫培、余叔岩、梅兰芳等京剧大家都曾在大戏楼舞台留下痕迹。1997年北京戏曲博物馆在此成立。戏楼现在继续对外演出。票很便宜,比正乙祠便宜许多,明显给大众看的价位。
北京湖广会馆
民国时,香厂名气很大。它不仅是一条胡同名,而且成为地域名。彼时北起虎坊桥大街,南抵先农坛,东起留学路,西至虎坊路,均统称“香厂”,为民国政府为振兴北京而开展的区域试点其中一个,建造了大量西式建筑。
当时,“香厂新市区”总面积约22公顷。经过建设,这一带成为当年北京最西化、最繁华流行的地区,首设了路灯、交通岗亭、汽车出租行等新鲜事物,汇聚了多家剧场、电影院、曲艺场和中西餐馆,引入了节假日促销、电话订餐等服务。商品服务则定位于“新、奇、特”,引进了哈哈镜、魔术等娱乐活动。这里的东方饭店在全国率先做到每间客房都有电话,并有7部汽车免费接送住店客人。香厂新市区成为北京从封建城市过渡到现代化城市的先行地区,成为当时的“新北京”,堪称北京当年的CBD(中央商务区)。从1914年兴建至今,已经100多年过去了。
惜1928年后,北京不再是首都,降格为北平,同时又因政治动荡、经济萧条、人口迁移以及自身商业定位失准等诸多影响,新市区商业逐步衰退为小商铺安宁民街区,既往的辉煌早已被人淡忘。我也是来到香厂,才知此地昔日之辉煌。据初步梳理,香厂地区现存民国时期建筑共计10处。
市政当局当时在香厂地区建新北京,共规划建设14条大路,香厂路是其中其中一个。现在香厂路,已没有老建筑,改建成了二层小楼。一些地方摆满了小摊。百年前CBD,今日平凡如斯。万明路也是民国时北京市政当局在香厂新市区新辟的大路,因其北端东侧明清时有万明寺而得名。开辟大路时,万明寺被拆除。1916年前后,在万明路与香厂路交会处东北侧,建起了4层船形大楼的“新全球游乐场”,系仿照上海“大全球”而建,内设书场、剧场、影院、杂技场等,楼中有电梯,楼顶有花园,是当时北京较高的楼房建筑,游人众多,在当时繁华一时。其地位大约相当于现在王府井的东方广场。20世纪80年代,此楼被拆除,改建为居民大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