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篇:中秋月圆时的孤独感
“一个人的中秋节伤感说说”最近总在朋友圈刷屏。当别人家灯火通明、欢声笑语时,独自望着窗外的月亮,是不是格外想家?小时候觉得月饼甜,长大后才懂,原来最甜的是全家围坐分月饼的时光。现在外卖也能买到网红流心月饼,可咬下去总觉得少了点什么——是妈妈递来的那杯解腻的茶?还是爸爸偷偷多塞给你的蛋黄馅?
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团圆
还记得老房子院坝里的糍粑香吗?大大众轮番捶打石臼,小孩眼巴巴等着揪第一团热乎的糯米。现在超市随时能买真空包装的糍粑,但再没有人为你裹上厚厚的黄豆粉。刷到家乡朋友晒的“摸秋”视频,突然鼻子发酸——那年偷摘邻居家的柚子被逮到,老人却笑着多塞了两个说“中秋就该热闹”。原来最痛的伤感,是记忆里那些再也回不去的热闹。
城市里的月光特别冷
写字楼加班到九点,便利店加热的月饼在塑料盒里渗油。电梯里听见同事打电话:“妈,今年项目赶工就不回了…”突然想起《西湖游览志余》里那句“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义”,如今快递能寄月饼,却寄不动游子归心。地铁站口卖桂花糕的大爷收摊了,剩下一地包装纸被风吹得打转,像极了我们这些飘在异乡的“中秋孤儿”。
与孤独和解的三种方式
1. 给月亮写封信:在备忘录写下“今年公司发了五仁月饼,还是无论兄弟们最讨厌的口味”,就像小时候对着月亮说悄悄话
2. 复刻童年味道:网购家乡麻饼,虽然不如老街现烤的酥脆,但配着视频里妈妈的唠叨声,竟吃出七分相似
3. 制造云端团圆:家族群里发起“线上赏月”,三舅拍的月亮带着电线,表妹镜头里有猫尾巴,突然发现相思原来可以这么热闹
小编觉得:伤感也是团圆的仪式感
老大众常说“月有阴晴圆缺”,或许孤独本就是中秋的另一面。那些深夜编辑又删掉的“一个人过中秋的伤感说说”,何尝不是现代人的月光奏鸣曲?当零点朋友圈被月饼照片刷屏时,记得对月亮举杯——敬所有独自发光的灵魂,敬我们终将重逢的团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