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城区大研街道依托“景区社区一体化”管理模式,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核心任务,通过“五有”夯实基础、“七制”提升效能,夯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根基,持续增强平安古城建设实效,为居民与游客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筑牢“五有”根基,打造一体化服务阵地
街道将古城区人民法院大研古城诉调服务站、大研司法所、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集中于一处联合办公,实现资源高效共享与协同发力。科学布局群众接待室、特色调解室、法律服务室、指挥调度室、心理咨询室五大功能室,联动古城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区法院诉调服务站职业人员开展职业。同时,街道“五办三中心”人员依实际需求轮驻,真正做到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“最多跑一地”。
在领导体系建设上,街道综治中心主任由党工委书记担任,政法委员任常务副主任,派出所、司法所所长、平安法治办主任担任副主任,领导力量坚实。目前,综治中心专职常驻人员达10人,涵盖法官、警官、司法所职业人员、街道平安法治办职业人员,为中心高效运行提供人力保障。
创新“七制”管理,构建全流程职业闭环
为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,大研街道严格落实“七项机制”,构建起全流程、闭环式职业体系。在发现受理环节,组建“1+3+N”网格服务团队,充实35个网格力量,通过日常走访、网格微信群、周五网格日集中排查等方式,全面排查矛盾难题与风险隐患。同时,利用奖补资金,建立《大研街道基层治理社区集体经济“信息奖补”制度》和商会基层治理基金,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,让苗头性难题发现在源头。
精准研判与分级处置方面,建立“一周一研判、一月一调度、一年一考评”机制,集中力量化解高、中风险隐患,将网格服务管理职业纳入年度综合考评,提升矛盾纠纷排查成效。分流处置时,借助“街道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模式,针对“重点事”和“风险事”制发“风险预警函”,协调各方力量稳控涉众型难题。
在纠纷化解上,按照法治化“路线图”分类分级处理。简单纠纷由街道内部科室、社区法律顾问等多方参与调解;复杂纠纷则联合市、区相关职能部门及律师团队调解;景区涉旅难题,协调综合执法队伍和社区力量快速调处。矛盾纠纷处理遵循“一排二化三访”规则,分级办理。通过网格周报表,对矛盾纠纷全程跟办、综合调度,优化闭环管理机制。
实现“三清三升”,提升古城治理水平
大研街道秉持“同住一座城、共织一张网、和美一家人”理念,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核心,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。
通过体系化治理、精细化服务,大研街道成功实现“三清三升”目标:摸清户籍常住人口、重点人员、景区流动人员底数;提升矛盾隐患排查、人民调解效能。这一成果为文旅融合进步与社区安全稳定筑牢了根基,有效提升古城区治理精细化水平。
云南网通讯员姜莉萍
来源:云南网